近日,在贛州市贛縣區召開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上,通報了一批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相關單位“一把手”在大會上作表態發言,在全區引起強烈反響。這是該區紀委區監委以開展營商環境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為抓手,助力營商環境優化升級的一個縮影。
圍繞部門履職、行政審批、涉企服務、惠企政策落實、干部作風等方面,該區紀委區監委建立“問題監督有菜單、問題督辦有賬單、問責追責有清單、通報曝光有名單”的營商環境監督機制,強化監督檢查、跟蹤督辦、精準問責、以案促改等“硬舉措”。制定政商交往10項正面清單和11項監督負面清單,以“正負面清單”形式厘清政商交往的“雷區”和“安全區”。
為拓寬問題發現渠道,堅持“線上+線下”同向發力,通過推廣運用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平臺、公布投訴二維碼和舉報電話等信息化監督渠道,讓企業訴求和監督舉報“一鍵直達”;設立營商環境監督舉報牌和營商環境監測點,在企業發放營商環境監督卡,聘請特約監督員常態化深入企業、項目、窗口一線,開展下沉式、貼身式、嵌入式監督,深入排查黨員干部、公職人員涉企服務中的作風頑疾和腐敗問題。
該區紀委區監委建立問題收集、線索移交、集體會商等工作機制,對收集的問題第一時間進行梳理分析研判,針對企業反映的困難,及時轉辦、跟蹤督促、限時辦結,并將企業訴求清單轉化為職能部門履職清單;對損害營商環境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優先處置、快查快結。同時,深入剖析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件,深挖問題背后的體制機制漏洞,精準提出紀檢監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建章立制,深化改革,從源頭防范問題再發生。今年以來,該區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檢查28批次,發現并推動解決各類問題及訴求53個,下發紀檢監察建議7份,推動完善相關制度機制8個。(吳淵斌)